第十四章 困境(2 / 2)
因为,前世他读过这段历史,他知道,一场硬战即将来临。
他必须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但是当前,他得有自己靠得住的人,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史书记载,长安城曾驻扎三十二支编制军,分为“北衙六军“、“东宫十率“和“南衙十六卫“。
“北衙六军“是皇帝的亲兵,负责保卫皇帝;“东宫十率“比拟禁军,保卫的却是太子;最后的“南衙十六卫“负责保卫长安城,听命于宰相或大臣,日常城内的巡视任务由他们完成。
其中的“东宫十率“,到了李隆基这一朝的时候,已经名存实亡。
真正履行职能的,只有“北衙六军“、“南衙十六卫“。
而北衙禁军中的龙武军,堪称是皇帝的保镖,权力和地位也都在十六卫军之上。
然而北衙禁军大多来自官宦之家,军队中也多为“父子兵“,官职还是世袭制;初唐时,那些官二代,还算有用,到了李隆基这个时期,这些官宦世家的子弟,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只是吃空饷。
李豫觉得,要靠这批人守卫长安,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的目光就放在了守卫百姓的“南衙十六卫“。
长安的军队以宫城为界,以北为北衙,以南为南衙。
南衙禁军又称南衙十六卫,共分为左卫、右卫、左武卫、右武卫、左金吾卫等十六部门。
其中,南衙十六卫主要负责京城戒备,左右金吾卫掌管宫中和城中的防备。
这些士兵多是平民出身,平日里还算尽心尽职地守卫长安城。
所以,他必须用特殊手段,招揽这些人的人心,而且同时也要招募更多的勇士来临时训练,拱卫长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