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晒成黑炭头也值得(2 / 2)
“嘿,那我可有得赚了。”李龙说道,“赵老板仗义啊,这价格直接就报给我了。”
赵辉心说你难道不知道?能知道野生动物保护法要实施的人,这点敏感度肯定是有的,与其出低价让你笑话我,不如我直接报价算了。
李龙这里是他取得高档皮子的一个稳定渠道,他可不想因为一点小钱导致双方的合作破裂,哪怕是可能也不行。
李龙心说自己现在厢房里存着的那几张好皮子,估计后面的价格还会继续涨起来。
最终,这几张特殊皮子,和其他的鹿皮啥的,赵辉给李龙结算出三万一千多块钱——鹿的全皮已经涨到一百了,这还是秋皮子,冬皮据赵辉说,涨到一百二了。
真是疯了!
当然对李龙来说是好事,毕竟涨的多,他赚的钱就多——这才付给王明军两万多,这边又收了三万多,还赚了。
当然后面要去供销社结账,赚的更多。
赵辉把皮子堆好,李龙开着吉普车带他去运输公司。
把赵辉留在这里,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大院子,他去给赵宗明打电话,确定明天过去验收。
第二天去赵宗明的连队的时候,李向前依然跟着,两边给了一样的待遇,赵宗明是异常的开心,招待的饭也是丰盛了不少。
赵宗明这边合格的大扫把有七千余一点儿,比王明军那边略少,合格率也略低一些,但比队里要高的多。
七千多个大扫把拉到州里去,李龙依然落后结账,拿到实实在在的钱,赵宗明所在的连队职工在扎大扫把方面的积极性一下子暴涨。
这些李龙都没管,接下来是四小队和清水河子。四小队这边一共收了五千五百把东西的大扫把,而清水河子那边四千六百多把,合计一共是两万五千把,已经完成任务的六成,而时间才过半。
等全部拉完运到州里去,李龙才算是暂时放松着休息一下。
两万五千大扫把,供销社给他结了十五万多,而他付出的是不到九万块钱,赚了六万多块。
这只是一部分,全部算完,他能赚到十万块左右。
每年稳定的有这么一笔活,而且就一个多月时间,真的是非常的赚。
当然,这其中还要给大哥一笔管理费,毕竟先前就给大哥李建国说过,每收一个大扫把,给他算五毛,涨价后算一块。四小队这边大扫把的成本就在四块五,这也算是李龙给大哥的福利。
李龙在这边搞大扫把事情的时候,燕京那边,那位领导拿到了民族学校的教材,以及它的翻译本。
看到这里面的内容,领导眉头皱了起来——这教材,是真的难以入目!
怎么会这样子呢?
领导在想着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现在他已经不在北疆工作了,贸然去说这件事情并不好,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李龙抽空进山一趟,给哈里木也说了这件事情。哈里木一开始有些不以为意,李龙说的郑重,他才重视起来。玉山江这回没下来,但他的孩子在牧业队的留守点,而且是年纪比较大的,所以李龙让哈里木一并关注一下。
整个八月,李龙的重心都在扎大扫把这件事情上,以至于哈里木他们提前打完草,把拖拉机开回来,又骑马回了夏牧场,李龙都没有空去送一送。
好在都是自己人,不在意这些虚的,哈里木来放拖拉机的时候,说的是希望在冬天转场回来的时候,看到更多的路已经修好了。
李龙自然答应,他想着现在是收大扫把,随后是收打瓜籽,然后呢,就可以搞修路的事情了。
孟海那边因为没有种什么经济作物,其实在种下冬小麦之后,就可以自行组织修路了,到时自己可以给他说一下。
八月底,韩芳他们开学的时候黄磊过来了一趟。不过这次收购站收的野蘑菇太多,导致他钱没带够,只拉走了一部分。
“真没想到,这才多久,你们竟然收了四吨多的黑虎掌菌!”
“谁让这玩意儿山里多呢?”李龙笑笑,“今年算是丰年吧,而且附近好几个县里采蘑菇的人都把野蘑菇往这里送,自然就多了。”
黄磊这趟过来带了五万块钱,觉得差不多了,压根没想到李龙这里竟然收了这么多的野蘑菇,而且都是处理过的,品相非常好。
不要又舍不得,要的话,钱又不够。
纠结啊。
口里他的点那边也没这么多流动资金,便只能和李龙商量,先拉走一部分。
“当然没问题的。”这事李龙不急,这几天来买野蘑菇的不止黄磊一个。如果他真的只要一部分,剩下的还可以卖给其他人。
黑虎掌菌,黄磊给的收购价是二十五块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的难以想像。
纵使李龙知道以后这种野蘑菇的价格,会一路涨到几百甚至上千,但在这个时候有这个价格,也够惊人的了。
也就是他这个收购站开了,许多人才知道这种野蘑菇值钱,以前是真没几个人知道。山里人知道这种野蘑菇在某个时节会大面积生长,至于味道,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
信息的不通畅,或者说信息差,是这个时代赚钱的最快捷径。
甚至于后世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已经能在网上搜到足够的资讯了,一样会被人利用信息差赚了钱——就算有网,你也不可能在一时间找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但有些人就能把这些东西汇总卖给你。
九月初,李龙把最后一车大扫把拉到供销社,这趟任务就算彻底结束了。
各个点位的钱都已经提前结清,现在供销社这边给李龙的钱,就纯赚的了。
因为来回奔波于兵团、清水河和四小队,中间还有一趟拉兵团那边的大扫把送到州里,李向前是让李龙过去的,他借这个机会见了钱主任一面。
钱主任对李龙依然是非常的亲切,让他好好干,甚至于在一些领导面前夸下口,只要他在,这扎大扫把的活,主力就是李龙来干。
没办法,李龙虽然不知道,其他领导却知道的。今年六万把大扫把,李龙这边接了四万把,有人有意见,但没敢提,毕竟去年李龙完成的任务非常好。
而今年在接收了李龙这边的大扫把后,其他单位也把大扫把送了过来,结果一对比,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说高下立判差不多。
所以也没人会对钱主任的这话有反对意见,这些大扫把是有一部分送出区外的,代表着这边的面子。
大家在有些时候可以偏袒一下自己的人,但在关键时候,那肯定还是要以质量说话的。
大扫把扎完,李龙也黑了一层——这八月九月的太阳,紫外线实在是太强。
累是累了些,但也值得。毕竟这机会放出去,绝对大把人抢的,他能拿在手里,那也是多方的原因。
顾晓霞又给妹妹顾晓雨寄了几件玉器过去,说那边开学了,有不少老师甚至于学生都挺喜欢这种玉的,现在顾晓雨那边的生意,也变热了。
好事嘛。
李龙还抽空去了奎屯和石城一趟。去了趟燕京,不光给大哥的孩子买了文具,雪苹雪琴、红琴也都有。他这个当叔当舅的,总不能偏心太过。
接下来,又要忙了。
然而,李龙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姓白的和姓董的过来收打瓜籽,他感觉有些不妙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