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地图(1 / 2)
在诸葛亮提醒我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我还可以在军事上派任何用场。没办法,我根本没哪根筋嘛。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一直在做政策分析,对商政之事反应极快;这些事情上刘备就是不让我插手,我也会使劲说服他。至于军事上的问题,我根本不会去想,所以有的时候摆在眼皮底下的事都注意不到。
那天诸葛亮来我屋里问我这一路到舞阳的路况,结果刚走到房间里就盯上我摊在案上的大地图了。他直盯着看了整整两三分种这才和我打了声招呼,又急匆匆地问道,“贺小姐何处寻得此图?”
“我自己画的啦;其实不够精确,但总算勉强能用,”我一时脑筋没转过弯来,只是很随意地答了他一句。
“此图乃小姐所绘?”他上上下下看了我一眼,又转回去研究地图,半晌问道,“这些等距直线为何意?”
“经纬线啊…”我总算反应过来自己又说得太顺溜了,忙改口道,“其实只是在绢上打上格子,这样画出来的地图更准确嘛!”
“经纬线…”诸葛亮看着我,缓缓道,“岳丈曾购得一卷大秦地图,乃桓帝延憙年间大秦使者带入中原;图上便也是此般纵横交错。据月瑛所说,沿横线所标由西向东,时节变换与日朝长短相仿;沿纵线由北向南,则每日辰夕时刻相仿。每一处地点皆可由纵横交错所值寻得…”
我的下巴整个掉地上了,惊叹道,“军师你是不是博学得过头了一点!我服了我…”
诸葛亮却只是说,“亮也曾想借大秦此术绘得荆扬地图,却也一直无成,全因难以亲游各地以悉地形。”他看着我,眼神中很明显的疑惑和询问。
我又开始冒冷汗了;难不成我告诉他这是我从中国地形地势图上抄下来的?我打了个哈哈,胡扯道,“我这也是到处收集前人地图然后拼凑出来的。这经纬线也不难画啊,不就是沿着南北东西画么。其实这些地图都不大准确的,尤其河道;你也别太指望这些。我画了出来后也在下沅水的时候改了不少;这已经是第三版了。”
“前人地图?”诸葛亮摇了摇头,明显地不信。但他也没有再问,只是叹道,“贺小姐高才;主公当真堪比伯乐。”我还在一边飙冷汗呢,他却又回头指着地图问我,“这些曲线又为何意?还有线侧所注?”
“厄,那是海拔高度…”我拼命地组织着语言,“就是显示地图上那地方有多少高;在一条线上的地方就是一个高度。高度是相较海平面高度来说的。至于标注的符号,那是西域记数的符号。西域记长度单位叫做米,比一步略短,大约是…四又三分之一尺。比如说,舞阳两边山脉,西北这里这条线是一千米,东面这条线是八百米。”
“一千米,按小姐所说便是四百三十丈,当真和五溪乡民所说无差,”诸葛亮一向波澜不惊的,如今脸上突然多了一丝兴奋。他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望着我,问道,“小姐可否绘制一张荆南至交州的全图?但要尽可能详尽。今后兵发交州,若有此一图,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终于反应过来了,不免跟着激动了一下。对啊,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在没有GPS和GoogleEarth的年代,一张详细,准确的地图绝对是宝贝啊!《三国演义》里张松不就送给刘备地图让他打下了四川么?
“没问题,地图包在我身上,”我忙应了下来,想了想,又忍不住加道,“当然,我手上的地图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地方,尤其水道河谷,特别不准确。”——一千八百年了,没有地形丝毫不变的道理——“再说,道路情况,周围的村庄,后勤保证什么的,这些不亲自跑一趟也没法知道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也不能马虎。若是有可能,还是要出门勘探测绘才是正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