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137章4.经济统计学101(2 / 2)

加入书签

我翻开我的账本,答道,“就有案在录的所有借贷来看,这三年中,益州各种借贷的平均利率是八分之一;当然,利率波动幅度很大,最高的时候四取一,乃至三取一都有,而最低的一笔借贷的利率只要二十取一。这利率本就是该波动的东西。比如说,春耕时期多有农户需要添置农具牲口,正是需要借贷的时候,利率高些也是正常;秋收的时候大家口袋里都有钱,自然不用借贷,利率也低了,这本是自然调节的。管子有言,‘市者,货之准也’;借贷亦为货,以法凌驾于市之上,却是不妥。如今这利法一出台,无人愿意借钱出去,这也是个需要斧正的后果。不过也不能纵容那些大户不管。照我搜集的账目来看,借给编户的贷款利率是最高的,平均值远远高于我们定的十五取二,但各大庄园之间互相借贷,利率却根本到不了十五分之二。但是编户却是最需要借贷的人;毕竟大庄园里什么都不缺,而那些手头拮据的小农户只怕都没钱买犁,别说牲口,良种,水利什么的。”

听我说了这半天,刘备却是笑了,道,“书凤说了这半天,却使人两难。照书凤看来,利法是可取还是不可取?”

“此法并不可取,”我忙道,“就这样颁条法律下去,不但无法阻止高利贷,反而会阻塞信贷。但是不用法令不代表我们就此放手。主公还记得当年江夏的盐价的事不?均衡市场就得从市场入场;我们为何不以州府的名义,设定一个机构专门放贷于民?”

我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安静了。法正显得几分震惊,庞统若有所思地抚mo他的山羊胡子,荀谌则是看着我,似乎对我的提议很感兴趣。

静了许久,我听见董和犹豫地说,“怎可以州府之名行民商之事?更何况借贷一事养民奢移;民间行此事难得禁之,若是州府也行此事,岂不更是滋生陋习?”

“借贷怎么是陋习?”我驳道,“若是陋习,法先生和庞先生两位也不会因为大户不愿放贷而伤神了不是么?董先生,这需要借钱的百姓,大多都有正当的理由。比如说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需借贷糊口,或者天时不利不得收成,又或者为了添置种子农具牲口;借钱给这些人,那是抚民养生,更能刺激生产。管仲教桓公为政,也曾说过‘开久坟,发故屋,辟故卯以假贷’。”

刘备沉吟着点了点头,半晌说道,“此言倒也有理。幼宰,成都街头不是还有当初为举报高利借贷而设的钱舍?不如就在钱舍中张贴布告,称以州府之名放贷,可行否?”

董和思考了片刻,说,“钱舍已为成都百姓所知,当是可行;只是春耕在即,若行此事,恐需不少钱财。”

“要钱,却当找她要,”刘备笑着指向我,却把我吓了一大跳。

“喂,主公!…”

“既然是书凤的主意,你便助幼宰一同执掌此事,”刘备吩咐道,“书凤既有这几年的收支,不妨看看何处可有余钱可用,再去找士元商议。至于法案,且先压几日;待钱舍开始借贷之后,一切安好,再行修改。此事便如此说定了。”

老板拍板了,我们也就各自应下,准备开工。其他的人都先一步离开,刘备却让我留下吩咐几件事。待众人走了,刘备看了我一眼,笑着叹道,“和孔明处了这么一年,书凤大有长进;如今竟也会引经据典了。”

我一愣,忍不住大笑道,“这可不是军师教我的!主公,我的专业之一是经济,专门研究金银钱粮这些。别的经典我不会引,但是管、荀,还有《盐铁论》、《齐民要术》这些国之财论,我还是很熟的。”

“让书凤统算这些账目果然不差,”刘备道,“看来备给书凤的赏金倒可再加一份了。”

“奖金?主公你要发奖金?”我顿时眼睛一亮,但瞬间又觉得心疼;千万别像《三国志》里面那样发奖金啊!烧光了库府最后还不是得我去找钱!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公,发奖金自然会让我们这些当下属的鼓舞,但是现在到处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

刘备哈哈笑了一声,却没再说什么。

过两天,刘备果然发奖金了。我们在荆州豫州打得如此轰轰烈烈,他好歹得表示一下。送给关羽的礼物尤其华丽:除了两百金和五百匹蜀锦外,还有先秦的宝剑和偶然机遇从西域买来的价值千金的宝马(还是匹枣红色的阿拉伯种,我看着差点没开口叫赤兔)。诸葛亮、徐庶两人的奖金和关羽等级,也一样收了一大堆宝剑啊古书啊之类的好东西;张飞因为去年才拿了笔巨额奖金,这次就象征性地拿了点东西。田若,糜芳,则各一百斤金子,三百匹蜀锦。就连我也有五十斤金子,两百匹蜀锦的奖金。定成都之后我还曾在心底小小地怨念了一下刘备发奖金居然完全忘了我,但这次我可是一起补回来了。

我看着这华丽丽的奖金账单,先是流口水兴奋,然后猛地想到:难怪刘备跟董和说找我要钱,这奖金不正好做信用社的起始资金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