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5.李商隐的用处(1 / 2)
真得很对不起大家!T__T,上周和人家吵架去了,所以都没怎么更新;我,我会努力的
一月底的时候,也就是遇见曹丕之后六七日,我突然听闻成都的使者来到了邺城中。那日荀衍从丞相府议事归来,便带了一封信给我看。
“这是蜀中使者呈递,友若写与曹公的书信,”他低声解释道,“使者更是当着曹公与府中所有人官吏的面,将这书信内容宣之于众。曹公让人誊抄了一份,让吾递给夫人一观。”
蜀中使者?荀谌他写信来了——写给曹操?我顿时觉得心跳加速,喉咙发干,接过书信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我展开那一方白绢,开始迅速扫信中内容。那信洋洋洒洒写了将近两千字,一大半的篇幅都在说些什么夫妻离散,幼子思母,如今睹物思人的话语。刚开始看时我只觉得别扭,忍不住腹诽荀谌居然也可以这么肉麻,可是一路看下去,我却只是越来越伤心。信中的遣词造句是一种久违的熟悉,几乎让我觉得可以听见荀谌的声音在我耳边念着那些话——尽管也许真要计较,我其实完全无法想象他能把这种情话说出口来。当我看到“登锦屏而远望,浮云郁,天窈窈,邺城始终不见,独闻幼子问母何在。悲兮叹兮,遥思亲而形枯槁,心凭噫,神怳怳”这两句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竟然直接落下泪来。我忙抬起手拿袖子拭泪,唯恐眼泪把书信弄花了。
再看下去,就见荀谌几顶不容抗拒高帽子抛了出来,什么“闻公欲以仁孝安天下,自有爱人之心”,甚至还拿曹操千金赎蔡琰的例子来说话。当初诸葛亮放陈泰小正太归邺城的事情自然也不会被放过,又是被荀谌做了半天文章。我初始还在哭泣,但看到后面荀谌以退为进的步步紧逼,终于破涕为笑。果然,这家伙才写了多少伤春悲秋,这就暴露本性了。虽然他如今的用词颇是婉转恭敬,但这鲜明锐利,一针见血的风格却没有变。待看到最后“欲以金千斤,绢万匹赎妻子归来”,我完全忘了伤感,而是顿时觉得心疼。
“金千斤,绢万匹?”我忍不住喃喃道,“天,这是三四千万钱啊!这些钱可以打造一千精骑,从人到马带装备!”
听我说这话,荀衍诧异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脸上现出了一种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的神情。“听夫人此言,便知夫人远非一千精骑可比拟,”他低声叹道,“于是夫人这等话最好莫叫他人听见。”
被荀衍说了,我这才一惊,觉得自己刚才吐槽的那句话真是莫名其妙。人质嫌赎金付多了,好像是没那个道理。于是我闭了嘴,低头看地板,也不敢再随便开口。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荀衍叹了一声,然后低声道,“弟妹,且给友若回封信吧。”
我一愣,疑惑地问道,“给他回信?”
荀衍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吾自会替你将书信递出去。只是这书信却并非真与友若,而是给曹丞相和天下人看的,便如友若那封信也自是给天下人看的。”
我还在发愣,只隐隐约约听懂了荀衍的话。给曹操看的回信?是说我该表个什么态度,让曹操愿意放我回去?然后说给天下人看,是为了创造舆论?可是现在谁知道怎样的舆论方向对我最有利?我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问道,“兄长以为,我应该写些什么样的书信给曹丞相看?”
“可千万莫要提军国大事,就像方才说何赎金足够备置一千精骑,”荀衍又是说道。他的语气倒是平和,可是我看着他脸上那种无奈表情,不免觉得他这话是在吐槽我。
他顿了遁,开口缓缓地解释道,“若夫人当真只是友若之妻,曹丞相看在荀家的情面上,早该送夫人归去。但丞相亦深知夫人这般人才却是最为危险。若不是荀家,若不是公达临终时求丞相手下留情,夫人岂能安然至今?”
我顿时被吓着了,惊道,“荀军师他…临终时为我求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