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311章 我是曹老的接班人(1 / 2)

加入书签

第311章  我是曹老的接班人

        圆滚滚的胖大叔这话用心不纯。

        他主要目的是用土味情话,拍老婆马屁,哄太太开心了批准能多啃两个鸡肉饭团。

        但也是朴实直白的对画家生涯的概括。

        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曹轩老先生的弟子。

        在艺术圈子和媒体报刊里或有意或无意“关门弟子”和“曹轩接班人”这个概念的营造下。

        这次香江拍卖会以后,唐宁已经是师兄妹中,身价最高的那个了,能顶N多个林涛教授。

        唐宁的绘画技法真的比年纪能当她爸爸的林涛更好嘛?

        就算更好?

        又真的能好出几倍的差距来?

        当然不可能。

        光是唐宁小师妹是亚洲艺术圈眼里曹轩的最小的关门弟子,拥有这份厚重的特殊含义。

        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人们只能看到,她的眉头剧烈的跳动了几下,几次想要开口。

        她抬起了头,直视着镜头:“这个说法没有错。”

        记者从手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期六年前的《油画》。

        师徒三代手拉手就直接能见到梵高了,在美术史上这种事情都找不到第二桩。

        圆脸女艺术家的脸上浮现出了自信和骄傲,她轻声说道:“一定是我,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这就像林涛教授要是跟别的普通画家相比,也同样享有天然的身份优势一样。

        油画的亚洲区编辑,轻轻鼓起掌来。

        27岁获奖。

        这份荣誉对美术从业者的意义,不逊色于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甚至会更重。

        “我便是老头子的衣钵继承人。”

        一直都有评论认为评委会特意倾斜了本土画家,是因为他的户口本优势才获了奖。

        “往远的说,还可以往前推到阎立本的笔墨恢弘,王摩诘的鸟语画香、顾恺之的春蚕吐丝、以形守神,可以说整整五千年的家国风情都蕴藏在一支画笔上,这是西方美术界所望尘莫及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历史底蕴。”

        唐宁也是和曹老先生最亲密的一个徒第和晚辈。她还是个小丫头片子在地上乱跑的年代,就被家族长辈送入了曹轩宗师的门下。

        “精彩,这段论述真的太精彩了,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要把它放到专栏采访的最开头。”

        “这当然是很伟大的成就,但是老头子一直私下里说,这是因为他活的最长。不过,别误会,老师当然是比达利和安迪·沃荷都伟大的艺术家,一百年后的人们会明白这一点的。”

        “让我谈回刚刚的话题,当年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评论界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将它称之为‘传承’,上一代大师牵起下一代大师的手。”

        有些人真的天生就适合挣大钱。

        镜头里的唐宁女士却陷入了沉默。

        “唐宁小姐,两个月前我们在伦敦才刚刚见过面,不过以《油画》杂志社编辑的身份采访您,若是没记错的话,那应该已经是六年前在苏杭水乡了?”

        “对,在老头子的寿宴上,我们做过采访。”

        双方都是亚洲艺术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上流人士,语气间的交谈非常熟络。

        “您说传承十九世纪光绪年代绘画技法,不,这个说法错了。”

        本身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性和美术价值,都不足以支撑起一片封面专访的份量。

        拍卖会和画廊就在那里,谁不服,谁去画好了。

        “来谈谈你的师父对你的影响吧,六年前寿宴上,曹老牵着你的手,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寿’字,一个‘静’字。这张照片被我们照了下来。”

        “我还记得那年的场景。当时传出曹轩老师似乎想要封笔的消息,整个艺术界的人们都很震惊。我们《油画》杂志社,想要借这个机会时隔近三十年之后,为曹轩老先生再次做封面专题采访。”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距离我们也只有五百年的时光而已啊。”

        “是的,我千禧年左右的时候,差一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油画》封面人物,遗憾的是——”唐宁插嘴。

        曹轩就像是她的爷爷,唐宁就是像曹老爷子的亲生孙女。

        完整的专业性的长篇访谈将以人物封面新闻的形式在之后五月份的《油画》付费杂志上放出。

        “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是曹轩第四次登上《油画》封面。这个数据创造了新记录,达利和安迪·沃荷,也都只是并列三次而已。”

        那一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些年来非议不小。

        本来记者认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这只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回答。

        只是一位“藏头露面的二流画家”罢了。

        唐宁淡淡的说:“这是你们损失。”

        “当然……”唐宁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

        记者咂咂嘴:“是堪比绿茵场上,罗纳尔多背起梅西那张球王背起球王的经典照片。那时只是有媒体这样预测。六年后,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结果——一个奇迹。”

        记者大笑:“抱歉,你知道我们是一家中立的艺术媒体,可不敢赞同这么有,有‘话题点’的说法。当然,我也不能否认,这个答案如何,恐怕真的得等到一百年后的人们才能回答了。”

        唐宁的师公是晚清光绪年间成名,曹老先生也和唐宁一样,是他那一代的师兄弟姐妹里最小的一个。

        曹老这一门的画家还都挺长寿。

        和《油画》杂志社的所有编辑一样,记者本人就是位履历雄厚的艺术评论家。

        按惯例,

        《油画》杂志会剪辑采访中最有噱头和话题性的几个问题,以预告片的形式放出来,吸引更多的非严肃艺术爱好者订阅购买。

        《油画》杂志封面人物最年轻的记录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他也是威尼斯双年展上历史最年轻的获奖者。

        唐宁年纪小的优势不仅在于,她是曹老的关门弟子。

        镜头里的唐宁鹅蛋脸,下巴微圆。

        从社会地位上来说,唐宁已经是师兄妹中成就最高的那个。

        唐宁很有镜头感的一指摄像机。

        整个亚洲文化界,把所有对于百岁大宗师文化传承的厚望和期待,全部都寄托在了这位女画家身上。

        她和曹老的亲近程度,甚至要更甚于和亲生父母的亲近程度。

        这年头谁不喜欢采访更有话题度的大艺术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