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平替(2 / 2)
“如若是凌晨割胶,温度低于二十五度,出胶量好似还能翻倍。”
当然了,这些资料,都是网上看的小视频或者度娘娘家各种文章里查到的。
“只可惜杜仲产量低,种植周期也长,总归也是有不好的地方吧。”
这点上嬴白也很无奈。
但若是用来改良一下政哥车轮问题,应该还是很够的;至于其他,大秦的一切,终究是得慢慢来嘛,用不着她去忧心。
……
嬴政记好嬴白的话后放下纸笔,道:“你若不说,朕还真不知大秦竟还有这般好东西。”
或者说,华夏好东西一直有,只是在等着被人发现罢了。
嬴白想到了替代的东西,顿时高兴不少,忍不住抬手挠了挠自己的脸,“其实还有一种榕树的汁也可以,但它得混合松脂和蜂蜜,也可以熬制出低配版的橡胶,但步骤麻烦,弹性差,也就防水还可以,对大秦而言并不划算。”
大秦那么穷,也没有专门养蜂,蜂蜜人都吃不起了,哪里舍得用来弄这些。
“至于剩下的,就是一个叫橡胶草的东西,但是生长的地方在西域那边,大秦的话,那里现在应该还叫……柱州吧。”
这个好像是新疆最原始的称呼。
“柱州,西域,确实是个很远的地方。”想不到那个地方的好东西竟那般多,还被阿白如此心心念念。
看来有些东西确实也该提上日程了。
果然啊,好东西都在外头,得扒拉到自己碗里才能安心。
嬴政不知道自己的大秦未来能经历几代,或许也不过几百年,但有些力所能及能做的事情,他想替后人先做了,剩下的,便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而他相信,后世之人定会做的比大秦更好。
因为,阿白已经证明了,不是么?
嬴白不知道嬴政在心里还夸了下自己,只是很努力的在想着。
……
“哦对了。”嬴白立马又想到了什么,“政哥,听说树胶和苎麻纤维编织在一起,防水性能会很是不错;考工记中便有记载这种工艺,大秦工匠比后世的人估计要更了解一些,而且我听说这样的复合材料还能保千年不腐来着,如若再加入一些蜂蜡,低温之时也不会脆裂。”
是不是真的,倒是没具体了解过,但嬴白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先都说出来就是了。
咋去整理,那就不干她的事啦!
(考工记:第一部工科巨著;出自春秋战国时期,也最早的手工业制造工艺技术汇编)
“不过政哥,你有没有觉得这个还真挺适合做将士们的衣物和鞋子的。”
要知道在后世,军用的可都代表着超好的质量。
嬴政颔首;事实上,嬴白刚刚说完这些后,他心中便有了这样的想法。
大秦的将士们只有吃的饱用的好,才能为大秦打更多的胜仗!
嬴白觉得政哥可真是个……眼界无比宽广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