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928章:从零开始(2 / 2)

加入书签

精打细算的话,配合鱼肉,吃上一年也是可以的,足以坚持到来年秋收的时候了。

藩王与郡王们暂时都不会向农户们收粮征税,这些子珉不给自己添麻烦就不错了。

一亩地能有差不多半石的收成,那真是多亏了老天保佑!

各类大爷们都有自留地,自己养活自己是完全没问题的,还储存着不少郑芝莞送来的粮食。

只要子珉们不张嘴要饭,在自己的封地里又由自己说了算,每只藩王与郡王的小日子过地都会相当滋润。

每天喝着小酒,吃着海鲜,在自己的木屋里,与美丽动人的妃子们打打麻将,好不快活……

郑芝莞的船队一靠岸,贵人们的娱乐方式便以看一堆报纸期刊为主了,尽快获得来自本土的新闻更让大家感兴趣。

粮食获得丰收之后,藩王们的底气也就更足了。

尽管亩产远远比不了本土,别说江南一带的水田,就算连北方的旱田都比不了。

但是藩国面积辽阔,每个藩国的面积,再小也跟本土的一隅之地差不太多。

可人口却少得多,数百里或数千里之内,就这上万人,甚至数千人。

人口变少了,土地却骤增,供给口粮的压力也就被大幅度地减轻了。

虽然远远落后于本土,连手工作坊都寥寥无几,更别说大规模的工厂了。

在就藩之初,还是要脚踏实地,先有立足之地,再徐徐图之。

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

头一年,先盖些小木屋。

第二年,大幅地增加小木屋的数量。

第三年,将一部分小木屋变成大木屋。

之后再琢磨盖些砖瓦房子,有条件的话,就修一圈简易城墙。

总之,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下,十年之后,藩国便会有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太子让郑芝莞全年都向北地运输人口与物资,这说明朝廷今后会持续支持诸多藩国的建设。

一年移珉十余万,十年便达上百万之巨,百年便是上千万!

即使向北地移珉上千万,由于这里幅员辽阔,也完全养活得了这些人。

纵使总数高达三四千万,想来也是没甚子问题的,因为内陆还完全没被探索过。

北地的总面积相当于大明本土的两倍大小,且只大不小,养活几千万人自然不太困难。

往后有了足够多的人口,藩国也是一方霸主。

真要是嫌弃气候恶劣,还可以去万里之外的东地。

那边被北地更往南,算得上气候宜人之处了。

现在北地的诸多藩王都很满足眼下衣食无忧的生活,没人考虑跑去万里之外的地方定居。

留守京城的诸多等待去往“南地”的藩王,对于真正的王道乐土——夏威夷,也不敢轻易尝试。

就一条原因,在万里之外,距离本土实在是太过遥远,补给船队一年才能过去一次。

船队去北地每年可以达到三次,频率已经不算高了。

每年只去一次封地的话,那可真是望眼欲穿了……

然而只要吕宋与巽他群岛还分别在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手里,就藩南地的藩王们就得一直在京城等着。

荷属东印度公司丢了东番到南部,还吃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败仗,从巴达维亚出发的支援舰队被郑氏舰队打得屁股尿流。

由于支援舰队司令普特曼斯向公司报告敌军使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武器,可以掠海飞行,进而击中己方的战舰,从而焚毁整艘战舰。

东印度公司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并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这种海战利器,不管是实物还是图纸,只要送过去,都可以得到高额的赏金。

但东印度公司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只能于崇祯十三年六月,派出以与郑芝龙有一面之缘的普特曼斯为首的谈判团队,来到厦门,开启新一轮的和谈。

普特曼斯向郑芝龙告知了公司的要求,要么归还东番岛南部,即前公司属地。要么大明要开放诸多港口,且允许荷兰商船进入,并展开全方位的贸易合作。

否则,东印度公司将击沉所有去往南洋的明国商船,自然也包括郑氏所辖的舰船。

之前没这么干,就是忌惮郑芝龙手里的海战利器,以及为自己留有转圜的余地。

真将郑芝龙的船队给击沉了,随后还如何跟郑芝龙谈判?

惹恼了这名前海盗头目,东印度公司的舰队还打不过对方。

在没弄清楚郑芝龙收留的海战利器之前,东印度公司很明智地选择了隐忍不发。

对于这次谈判,郑芝龙则直接将普特曼斯带到了京城。

太子爷会全权与其进行沟通的,并且还能顾全郑氏的利益。

与荷兰人的合作,某太子还是乐意的,毕竟这就是正规的出口贸易。

郑芝龙可以继续垄断与倭国的海上贸易,这与朝廷跟东印度公司的合作并不矛盾。

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主要负责从大明本土运货去往欧洲,赚取丰厚的差价。

这也是某太子的初衷,大明并不需要欧陆的土特产,但需要欧陆的雇佣兵。

所以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在返航时并不会空船,而且还能赚一大笔钱。

但要活着的雇佣兵,半道若是死了,那东印度公司就自行赔付人家好了。

大明将会开放若干港口,用来进行对外贸易。

广东为广州,福建为厦门,浙江为杭州,南直隶为南都。

但南都港须与崇祯皇帝再行商谈,这主要是某孝子想让某父皇也跟着赚钱。

北方地区,冬季渤海结冰,便以山东的登州为贸易港,夏季则便为天津。

看到京城的繁华之后,普特曼斯一行人便来到了千奇百货商店。

由于对玲琅满目的商品极为喜欢,每个人都打算花掉身上最后一个银币。

所购的商品只要运抵欧陆,至少能够赚到三四倍以上的差价。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某太子打算从荷兰人身上赚银子,荷兰人则打算卖到欧洲去赚银子,这便是互利互惠之举!

https://www.xddxs.co/read/35686/1996848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