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VOC打上门来了(2 / 2)
早在去年年初,公司从浙江和崇明大规模招收移民,曾在沈廷扬手里累计购买了上百条大沙船,所以要玩这一招是完全可行的。而荷兰人千里迢迢从巴达维亚出击,能带几条船过来?
说白了,金河国是会友公司的主场,要玩死你有的是办法!
不过,这种打法只是压箱底的杀招,不到万不得已,林海是不会用的。毕竟料罗湾海战的战损比可是相当难看,林海可不想杀敌五百、自损一千。
“总座,海军部力争不用纵火船。如果双方巡航舰的数量差不多,舰炮的数量也大致相当,那我有信心正面战胜红毛!”米格尔握紧拳头在空中挥舞,“要是没有这个信心,那明年与红毛主力的决战就干脆不用想了!”
林海赞许地看了米格尔一眼,他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如果在家门口都打不赢势均力敌的海战,那还有什么资格跑去敌人的港口决战?
须知VOC的海上实力可是比西、葡、英加起来还要强大得多,他们在亚洲可是有三十多条巡航舰的!
公司再怎么抓紧爆兵,明年顶多也就能凑出十余艘巡航舰,哪怕是砸锅卖铁再多买一些老闸船来改装,那舰炮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铁模铸炮虽然可以重复利用模具,但火器局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搞出三百门舰炮来,那也依然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如此一来,就算是西、葡、英三家全部入伙,联合舰队顶天了也就是四十艘巡航舰的规模。换句话说,合纵计划的战略构想即使完全实现,联军相对VOC海军的账面优势也十分有限。
由于联军是主动出击,这点账面优势基本上会被荷兰人的主场优势所抹杀。三次杭达滩海战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是不可一世的VOC,在马尼拉湾也很难战胜西班牙人。
其实这也是林海下定决定早点对大员下手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在盘算荷、西双方实力对比的时候,猛然间想到了一个点:那就是西班牙人的实力忽高忽低,让人难以捉摸。
三次杭达滩海战都在马尼拉家门口,但西班牙人最多一次也就出动了9艘大帆船,最少的一次甚至只有6艘。而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至少有六年在VOC打到家门口时龟缩不出,须知对面的盖伦船也就是个位数的数量而已……
但1616年那次主动出击,菲律宾总督席尔瓦竟然拼凑出了一支由16艘大帆船组建的舰队。这支大舰队的总兵力高达5000人,其中有2000名西班牙人,再加上3000亚洲仆从军,其中包括500名战力强悍的倭国切支丹武士。
这说明什么?说明西班牙人的实力取决于菲律宾总督对战争潜力的挖掘,这显然是需要时间的,至少在VOC的一个封锁周期内是挖掘不了多少的。
1616年那支舰队显然是席尔瓦砸锅卖铁凑出来的,西菲当局很可能为此筹备了好几年,毕竟西班牙在亚洲是没有专业战舰的,所谓马尼拉大帆船日常都是当商船来用。
而商船要当成战舰来用往往需要改装,最主要是加装大炮,这当然需要时间,一方面是舰炮的铸造周期在那摆着,另一方面可能财政上也需要准备。
葡萄牙方面大概也是和西班牙类似,所以林海才想提前攻占大员,以便促使盟友下定决心,早日将各自的战争机器开到最大马力。
“很好!就是要有这个决心!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能独自战胜VOC派来的复仇舰队,那菲律宾总督和果阿副王还会犹豫不决吗?”林海摇了摇头,“绝对不可能,甚至就连EIC,我觉得都有五成以上的概率会参加我们的联盟……”
“英国佬就无所谓了。”米格尔曾经在霍尔木兹岛和坎贝湾两次吃过英国人的大亏,所以一直看英国人不爽,他接着又道,“只要马尼拉和果阿能出兵,明年的决战就完全可以按计划执行。”
“如果我们今年能正面击败红毛的复仇舰队,那么即使只有马尼拉一家出兵,明年这一仗我也打定了!”林海的战斗意志比米格尔更坚决,对于葡、英两国,他更看重的是长远价值,但眼下却远不如西班牙重要。
毕竟1616年那次西葡联合出兵,马尼拉方面派出了16艘大帆船,而果阿却只有可怜的4艘,联合舰队的主力其实就是会友公司和西班牙两家而已。
“总座,海军部保证完成任务!只要红毛胆敢来复仇,属下一定率领舰队将其击败!”米格尔当即立下了军令状,自从石壁被免职之后,他一直是海军部主持工作的副司令。
“我相信海军部。”林海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无论是米格尔还是他,对形势的估计都过于乐观了。
原因很简单,他俩都严重低估了一个人,巴达维亚的新任总座简·皮特斯佐恩·科恩。
此时此刻,科恩派出的VOC舰队已经从巴达维亚启程了,不是来复仇,而是来灭国!
这支舰队的实力远远超出了林海和米格尔的预计,尽管此时会友公司还从未展露过对VOC的敌意。
除此之外,荷兰人还有李魁奇这个带路党,后者盘踞澎湖多年,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会友公司的主场优势。
而最令林海难以想象的是,李魁奇还说动了好几位东南沿海的大盗,敌军的船只数量甚至远在会友之上,这意味着就连压箱底的火攻战术都派不上用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