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番外1】(1 / 2)

加入书签

他们订婚了,在陈逸毕业的这个夏天。

        事情仓促但圆满。

        本来两家都没寻思这么快,可陈逸没打算等,毕业典礼结束,回来就通知陈母:筹备筹备,过几天就订下。

        陈母讶然:“这么大的事,过几天就订下,你是打算慢待人家?”

        陈逸想了想说:“那就这个月底之前吧。”

        陈母看这架势是劝不动了,可她也是新手婆婆上路,两眼一抹黑啊!她完全放下了公司的活,开始在姐妹圈子里打听订婚的一些事宜,得知必须找大师算好日子才行,她犯了难,自家儿子火急火燎的,哪里等她算什么日子。

        这玩意宁信其有,她可不能让陈逸乱来。

        不过这一通打听,她也算是把“我儿子一毕业就抱媳妇回家”的信息广而告之了,过程别提多舒爽。

        可这怎么也得问问女孩子的意思。

        这天高莹出庭,张若琳旁听,正做着笔记,收到陈母微信,说接她吃饭。

        陈母每回到京,都会找她吃饭,这一年里带她吃遍各式各样的餐厅,陈母外表持重,内里就是个吃货。

        还每每向她传达“北京就是美食荒漠,要说好吃的还得是上海”的信息。

        隐隐暗示她尽早到上海做客。

        庭审结束,她和高莹走出法院时,陈母的车已在马路边上等候。

        张若琳刚和高莹说清楚情况,就见陈母已经下车来,她介绍道:“老师,这是陈逸的母亲。”

        高莹是了解她的情感状况的。

        转向陈母,张若琳犹豫了会儿,还是用了规规矩矩的称呼,“阿姨,这位就是我的导师,高莹教授。”

        陈母笑容优雅,同高莹握手:“常听若琳提起您,之前我带着若琳一块和步老太太吃饭,她也称赞你的论文有见地,做学术专注,说若琳跟了你有福气。”

        这招呼打得,张若琳表示学到了。

        高莹惊喜道:“哪位步老?”

        “还能有哪位?”

        高莹问:“步老是您的……”

        “都是一家人了,也算是若琳的姑姥姥吧。”

        陈母没挑明,但这显然把关系拉得更近了。

        张若琳心虚得想把自己藏起来,虽然步老太太看着确实很喜欢她,步家和陈家关系也确实亲厚得像是真正的亲戚。

        但这未免……

        高莹目光赞赏地看着张若琳:“从来没听若琳提起。”

        陈母接下话茬:“若琳就是这样的个性,之前想着,她老麻烦您,我们做长辈的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就想请您吃顿饭,就这她都很为难呢,说,高教授品行端正,专注学术,她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对您的报答了,哎这孩子……”

        张若琳:“……”

        平时不苟言笑的高莹竟微微笑起来,拍了拍张若琳:“太见外了,若琳很好,年轻人难得不浮躁。”

        感天动地!

        这是一年来张若琳头一次听导师这样直接地夸赞她!

        陈母极尽交际之能事,一番来往,最后竟敲定了假期里一块拜访步老以及之后的饭局。

        张若琳再次瞠目结舌。

        其实之前陈母要给她安排时,她嘴上确实如陈母所说的那样,可心里想的其实是:高莹一定会拒绝的,她的导师,铁面刑辩女王,最不喜欢饭局文化。

        到底是没遇上戳到她点子上的邀约。

        道别后上了车,张若琳耳际泛红,陈母瞥她一眼,笑出声来:“你呀,这么容易就脸红,以后上了法庭怎么办?”

        这能一样吗?

        她在辩论赛上怎么胡侃都不会脸红,但是生活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她并不多言,点头道:“嗯,还得多多锻炼。”

        虽然“听话”这个词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已经是半个贬义词,但她对长辈始终秉持着一个观点:不涉及原则的事,听话些也无妨。

        她还年轻,许多事自己的想法未必真的正确,多听多看多思考,总归是好的。

        更何况,她能分清好歹,陈母这一年,没少为她各方面操心,虽不似小时候那般黏黏腻腻,却是如母亲般为她谋划。

        却听陈母道:“你不用学这些,陈逸会就行了。”

        交际吗?他更不喜欢吧?

        不过,他那人挺神奇的,话不多,好似也不怎么经营,人际关系却一直很不错。

        “陈逸呢?”她问。

        他在国内没什么事,刚从毕业季的聚会中闲下来,每天都是就着她的时间点,今天倒是了无音信。

        “和他姑父出去了。”

        “这样。”

        陈母开着车,从后视镜里瞅她:“不急,晚上能一起吃饭的。”

        张若琳忙摆摆手:“我不急的。”没有想他想到这一会儿就要问东问西!

        陈母只是笑。

        莫名的,她觉得脸更热了。

        “你们该订婚了吧,囡囡。”

        “啊?”这消息她一时无法消化。

        去年他求婚后,就说要立即订婚,最后被张志海拦下,说怎么也得毕了业。

        可在所有人的理解里,他说的毕业应该是硕士毕业吧?

        “你不急,陈逸急啊!”陈母忽然接她上一轮的话茬,“他要这个月就订下,可我想着,这事怎么也得礼数周全了,人家备婚都一两年的。”

        那好像是婚礼才需要备婚吧?订婚这么个筹备法,那得多破费?张若琳想着,回:“不用太麻烦的。”

        而她这个回答在陈母那里就理解成了:“所以你的意思也是尽快?”

        “那我有数了,你好好上学,我来准备就好了!”

        “不不,不急的。”

        “不用害羞,早晚的事,只是我这又接儿媳妇又嫁女儿的,心情有些复杂。”

        “……”

        之后陈母也不知是上哪算的,良辰吉日还真就是月底,再往后最好的日子就是明年年底了。

        陈逸听了消息,淡淡评价:“瞎忙活。”

        言下之意:最后还不是他定的日子。

        陈母则高兴得不得了,“这就是缘分天定!”

        于是张志海接到了陈绍华的电话。

        名曰:征求意见,朋友,我家儿可以订下您闺女了吗?

        实则:通知你,老家伙,快把事办了吧。

        没想到这回老张答应得爽快。

        张若琳听到消息都愣了:她爸什么时候这么好搞定了?

        于是张若琳放了假就早早回家,“待嫁”。

        她家没什么人,为了热闹她把林振翔和孟心叫来了,接着林振翔的父母也来了。

        作为当时给张志海找工作的“中介”,林家爸妈也是一阵感慨,当初怎么也没想到,张陈两家还能喜结良缘。

        他们都算是苦尽甘来,好日子肯定在后头。

        陈家浩浩荡荡来了不少人。

        除了陈逸和父母,光是姨就来了三位,还有两个舅舅,以及各自的配偶和子女。

        在国内的几乎都到了。

        老爷子年迈,便在家里远程参与——小辈跟他视频通话,实时直播。

        从上海到巫市,路途遥远,竟也是什么都没落下。

        “聘礼”抬了三个大木箱子。

        这……

        没见过世面的张若琳从窗台朝下望,忍不住想,怎么看怎么像是封建遗存。

        陈逸捧着花走在最前,似是感应到目光似的,忽然抬头。

        四目相撞,他扬起嘴角,张若琳下意识后退,逃也似的避开了他的视线。

        只不过是半月没见,她怎么又是一副初见的羞赧模样?

        这么多年讲协白呆了。

        一行人都进了屋,张家的屋子显得更逼仄了,热闹非凡。

        家长们围坐着寒暄、谈话、互相吹捧对方的晚辈,讨论什么时候该领证什么时候办婚礼生几个小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