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1023章 鹂字封号 4(2 / 2)

加入书签

  可这个有礼和礼义人,看起来与文字也不搭边。

  就有人断章取义用《昭阳趣史》中汉成旁赞美赵飞燕话,来说的礼义人指的是功夫好。

  那么,就要请问了,既然说‘文’字贴合,谁会用‘文’这个字来形容功夫好?

  到这里,某容就想到了一个成语,正好能解释文这个字和礼义二字的关系。

  这个成语便是大家耳熟能详,十分熟悉的四字成语:繁文缛节。

  繁文缛节指的就是很繁琐的礼义和礼节,文这个字,在古代也通礼义。

  《论语·子罕》篇提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这里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没了,周代的礼义就不能体现了吗?

  既然提到了礼义,那咱们再来看《礼记》。

  《礼记》其中的《冠义》篇,前面几句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这些话什么意思呢?

  头一句,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是说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便是因着有礼义。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说的是:礼义从何开始,从举止得体、态度良好、言谈谦顺开始。

  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说的是,只有举止得体、态度良好、言谈谦顺才算是有礼义。

  那么我们把静默谦顺四个字单独拿出来看,来看看真的是拿不出手的形容吗?

  静默最早的出处,是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牧。

  杜牧遇李白,那和周瑜遇上诸葛亮一样。

  但杜牧心里再是不痛快,面上也保持了良好的态度,不与李白一争长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