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域名:jnchuna.com n1.49tkaa.com

第781章 楚门的世界(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哲学命题太过沉重,细想下去难免陷入存在主义的泥沼。

这个问题不能往深了想,想多了容易不想上班,不想还信用卡。

楚门的工作是保险业务员。

马上要到公司时,走过来两个“熟人”。

直接将楚门安排到一个广告牌前,狠狠地给后面的商品带来了一波曝光。

镜头特写完美展现了背后的炸鸡品牌。

其实,在拍摄《楚门的世界》的时候,节目组就招标了大量的广告。

有蓬莱影业的口碑在,自然是不缺赞助商的。

这么说吧,影片还没开拍,光是广告费的收入就已经让剧组盈利了。

单是开场的炸鸡品牌植入,赞助费就高达1000万。

此时,这个炸鸡品牌的老板,看到电影中自家产品广告的时候,先是懵逼,然后是震惊。

“还能这样打广告!”

这样的广告呈现,让影院的观众们也是一脸的错愕。

这种赤裸裸的广告植入,何止是大胆,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细想之下又合情合理。

要知道,这部电影开始就交代清楚了,这是一场“真人秀”的节目。

而里面的广告,自然是给“剧中观众”看的。

至于影院里面的观众看到这样的内容,完全是剧情需要。

这种虚实交错的商业逻辑,绝对算得上是前无古人。

哈尔斯在看到这的时候,惊愕的同时,像是找到了攻击蓬莱影业的借口。

“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简直就是行业的耻辱,是对电影的亵渎!”

哈尔斯说的义正严词,大义凛然,全然不顾这种植入正是剧情需要的艺术表达。

他只知道,这件事,是可以拿来做文章的。

然而,这才哪到哪,后面广告还多得很。

为了让楚门一直生活在小镇里。

节目组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楚门从小就有一颗探索的心。

老师曾问过他,未来想干什么。

“我想像郑和一样,成为一个探险家!”

其实,在原著中,这里说的是麦哲伦。

但许参给改成郑和了。

算是玩了一把精妙的文化置换。

这个看似细微的改动,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文化输出。

国人对郑和可能不陌生。

但国外的人就未必清楚了。

要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1405—1433年),比麦哲伦和哥伦布要早了近一个世纪。

当外国观众因好奇去查阅郑和资料时,他们会发现,在西方探险家扬帆之前,华夏的宝船舰队早已驰骋在了印度洋上。

哥伦布算啥,麦哲伦又算啥,在郑和面前,只能算是晚辈。

这样一来,也算是变相让全球的观众了解华夏在大航海时代的壮举了。

妥妥的文化输出。

许参当然不会浪费掉这样的机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